臺北大學舉行第九任校長就職典禮,由資工系特聘教授林道通接任校長一職。林道通校長以深厚學術造詣、卓越行政歷練及前瞻教育理念,獲得校內外高度肯定。對於未來校務發展,他聚焦於跨域融合、AI賦能、多元創新、雙軸轉型等面向,特別提出六大治校理念,引領臺北大學迎接新時代挑戰,開創嶄新格局,期望打造臺北大學成為引領國家社會發展之前瞻學研重鎮。
林道通校長長年深耕於人工智慧、影像處理和電腦視覺領域,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控制工程學系(現陽明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),並取得美國馬里蘭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碩、博士學位,學術表現傑出,於2022年至2024年連續獲得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排名2%頂尖科學家。曾任臺北大學資工系主任、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主任、通訊工程研究所所長、通識教育中心主任、教務長、學術副校長及代理校長等職務,熟悉高教治理與行政運作,擁有豐富領導經驗與宏觀視野。
林道通校長特別感謝歷任校長們,為臺北大學奠定堅實的根基與長遠的格局。他也特別指出,數十年來,臺北大學發揚中興法商優良傳統,始終堅守「追求真理 服務人群」的校園精神,培育出無數優秀人才。從中央與地方政府,到司法、財經、教育、企業與非營利部門,校友們遍佈各行各業,為國家發展與社會福祉作出卓越貢獻。臺北大學的榮耀,不只在於學術聲望,更在於每一位師生、校友們,共同實踐社會責任、回饋社會的行動。
在就任校長前,他便地毯式拜訪校內師長,除了訴諸理念與願景,也藉此凝聚更多共識,對於各項校務發展建議,逐一彙整重點。針對未來四年,他提出六大治校理念,朝向建構雙渦輪引擎校區發展策略,建立首都大學品牌,並搭配數位與永續雙軸轉型趨勢,描繪出臺北大學未來的發展藍圖,打造臺北大學成為一個具有全球競爭力與永續發展能力的大學。這六大治校理念,包括躍升校譽品牌、深化跨域研究、精進教學品質、健全財務績效、擴大國際鏈結和實踐永續治理等面向,具體落實在14個目標,以及相對應的96個執行策略與行動計畫。此外,他也構思國立臺北大學(NTPU)4.0發展藍圖,其中包括以「城市大腦」的概念,推動智庫中心,橋接研究群與中央及地方政府合作,分析社會與產業現況,協助區域發展。這些理念將由新組成的行政團隊積極落實,使校務發展更加完善,讓臺北大學持續邁向卓越。
林道通校長於致詞時說,站在這個新的起點上,他的內心充滿感恩,也滿懷希望。再宏大的願景,若無團隊的共同努力,終將難以落實。因此,他誠摯地邀請所有教職員、學生、校友與社會各界朋友們共同努力。他深刻地期許,未來的臺北大學,既能承先啟後,保有學術自由與公共責任的精神,也能勇於創新、放眼全球,成為臺灣社會發展的堅實後盾。讓這所大學的精神與光芒,在未來的歲月中持續綻放,再創巔峰!
「來,是偶然。離開,是必然。」回顧過往8年,卸任的李承嘉校長感謝行政同仁和校友們為學校所作的努力,他也恭喜林道通校長,是臺北大學第一位理工科技出身的校長。期待未來臺北大學在其領導下,校務更加昌隆。
臺灣教育大學系統主席吳清基受邀致詞,他期待臺北大學校務於林道通校長主持下,在AI的時代裡,必有著更多創新和卓越的前瞻發展。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指出,在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(THE)公布最新2025影響力排名,臺北大學在SDG16 (促進和平、正義與制度)位居世界第8,全國第1,彰顯出臺北大學在永續領域的卓越成績。前校長薛富井感謝李承嘉校長任內貢獻,也讚許林道通校長在行政工作的優異表現和領導力,加上其與各界的互動連結,這些都將成為未來帶領臺北大學向前的動力。
校友總會榮譽理事長張平沼回顧李承嘉校長就任時,便和他談論於心湖種植櫻花一事,成就現在心湖的美麗校景。他指出,在校友們的齊心下,將繼續支持林道通校長推行各項校務。理事長許明仁感謝李校長任內深化學校與總會的連結,他也相信林道通校長將為臺北大學發展再創佳績。他承諾總會將繼續發揮校友網絡力量,為母校提供支援,並且持續參與學校各項活動、協助推動產學合作,以及支持母校國際化發展。立法委員蘇巧慧向在座貴賓說,北大特區從北大荒時代成為現在熱鬧的臺北大學城,當中臺北大學已成為社區裡的秀麗景點,這都得感謝歷任校長努力和貢獻。
就職典禮邀請產官學各界與會,其中包含雙北、桃園等機關團體貴賓,期望藉此深化互動,讓臺北大學與在地連結更加緊密,落實臺北大學履行大學社會責任的堅定承諾,同時切合教育部長鄭英耀於新任大學校長就職典禮上,所期勉各校結合產業和區域資源,以迎向發展AI、面對國際人才競爭的新挑戰。現場與會嘉賓除了表達對林道通校長的祝賀與期許,並期待在其領導下,臺北大學能持續發揮學術影響力,為臺灣高等教育注入新動能。
(本校一級單位主管名單如附檔)